(通讯员 陈逸豪 赵淮锫) 精益求精的态度,踏实勤勉的实干,这位同窗三年的同学,却还是时刻提醒着我要把事做到尽善尽美。
我的摄影同伴赵淮锫同志,在对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总是抱有巨大的热枕。记者团面试的那天,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面试编辑工作,正有些思索会不会遇到爱好摄影的赵淮,在教室前不期而遇相逢的一笑,也造就了军训这十几天共同工作的缘分。

在高中各自生活的曲线中也有多多少少交集,政治课代表的赵淮是大家一致颁奖的优秀干部。但在融智这个新的人生中转站,他乡遇旧友,多的是对于新生活的坦荡和信心。开学仪式是对新工作的一份大考,面对暂时盲从的流程,默契的协调分工,他用长枪短炮炮定格空间,而我也在笔记上镌刻描述着这时间。在后期配图与内容的结合中,在之前的多次交流下一切都是行云流水,洋洋洒洒的两千余字的图文记录不出三个小时就解决完毕,不算差的成果也带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接下来日子的云淡风轻,有条不紊的配合工作,也给予我们记者生涯最踏实的保障。内务检查的跟随笔记、总教官的采访实录、军体拳手语操的侧重刻画等等等等,一切一切军训的点滴在我们的镜头下,笔记中又得到了不一样的反映,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开眼看军训。这一切也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厚爱,新闻中心学姐们的鼓励与呵护,也少不了记者团同事们的帮扶,但是最让我感谢的还是我的伙伴赵淮,没有让我们的母校蒙羞,也让我在这次的军训记者的工作圆满完成。

学会珍惜与感激,体会军训的酸甜与苦辣,再续同舟之前缘,这样的珍贵的军训记者体验,也是我大学生活开启的第一道宝藏,我将倍加珍惜,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