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大思政课”手绘地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联合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打造的实践教学成果成功入选。

此次入选的实践教学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建设“大思政课”的重要结晶。学院依托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这一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教学,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国以来发展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在李百灵、陈开江、常晓薇等教师团队的系统指导下,郜方妤、曾家坤、张鸿、周康等4名学生以影像创作深化实践体验,创作了教学资源类作品《共画同心圆,共圆中国梦》,通过实地讲解、情景再现等形式系统诠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学生实践资源类作品则以学生视角为主,在教师全程指导下聚焦调研过程中的观察与感悟,真实呈现青年在实践中的历史思考与成长收获,其中由邹枝利创作的手绘地图,作为学生实践成果类作品的一部分,细致勾勒出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涵。这两类作品从不同维度将历史文献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思政素材,形成了“教学+实践+数字”的育人闭环。
据了解,“大思政课”手绘地图项目旨在汇聚全国优质思政实践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素材和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成果的成功入选,不仅是对学院思政实践教学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为学院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从“读史知史”到“传史弘史”的转化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持续挖掘优质历史资源,鼓励师生创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深度与传播力的实践作品,让“大思政课”在沉浸式体验与创新性表达中真正入脑入心,助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