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锻造“双师”硬核力 激活融合新生态——我校教师产业能力提升座谈会顺利召开

来源:产教融合处 作者:陈玲发布时间:2025-10-24

为强化双师团队支撑,加快推进学校“课堂连市场 入学即入行”的产教融合新生态构建,1023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2303会议室顺利召开教师产业能力提升座谈会。校长吴华安、副校长崔中山,产教融合首席教授周启刚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产业院长、教师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20余人参加。会议由产教融合处处长曾真主持。

图1:教师产业能力提升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围绕教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市场化能力短板、产业能力提升需求、双师队伍培育路径、平台资源效能释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上,各二级学院产业院长及教师代表,结合专业实际与产教融合推进情况,既分享了举措与收获,也直面问题痛点交流了“从课本到课堂容易,却从企业场景到教学设计与教学转化难”、“行业经验丰富,却赛道定位模糊,系统融入课程难”、“参与企业项目意愿强烈,却渠道与资源支撑缺乏,项目承接能力弱”等转型困惑和现实难题。职能部门负责人则从职称评审导向、教学管理适配、机制协同保障等维度,提出“研究产教融合评价标准”、“建立企业资源库与项目资源池”、“完善激励机制”等制度优化建议。

图2: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产业院长及教师代表发言

校长吴华安在总结讲话中对与会人员直面问题的思考与务实建议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产教融合不是选择题,而是服务学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的必答题。针对现实短板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吴校长提出,全校上下要以“真改革、真受益”的决心,打好教师产业能力提升“组合拳”。一要强化分层培养,针对新进教师补产业认知短板,针对骨干教师强经验转化能力,构建阶梯式成长路径;二要深化校企协同,推动教师深度参与企业项目、联合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让教师成为“产业—教学”双向翻译官;三要完善制度保障,优化职称评审、绩效考核指标,将企业实践、项目转化等纳入评价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四要建强资源平台,整合企业技术、案例、设备等资源,为教师提供场景化赋能支持。

 

图3:校长吴华安讲话

 

此次座谈会既是一次问题查摆的“诊断会”,更是一场改革攻坚的“动员会”。深化产教融合,关键在教师;提升教师能力,核心在赋能。学校将以此次座谈会为新起点,持续完善教师产业能力提升机制,让“双师型”教师真正成为产教融合的“引擎”,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一条: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志愿者上岗动员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下一条:【喜报】厚积薄发实现零突破 财经赛场竞逐新荣耀——我校会计学院学子夺得“科云杯”首个一等奖

关闭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401320)

电话:023-88968651 传真:023-8896865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