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巴南区素有“巴渝十二景”和“巴南新八景”美誉的云篆山,重庆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乡野跃动π”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一场“沉浸式”文旅资源调研。学子们以青春脚步丈量青山绿水,用专业视角审视产业脉络,探寻文旅升级发展的“密钥”。
据悉,云篆山海拔650米,不仅坐拥清幽秀丽的云篆松林、碧波荡漾的云山湖等自然景观,还有始建于明朝的云篆寺等丰富人文古迹,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实践团成员们顶着炎炎烈日,足迹遍布云篆山主要景点、特色农家乐及周边配套设施。他们通过细致观察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状况,访谈经营者、游客及当地居民,深入把脉各产业发展现状与痛点。
调研初步发现:七月旅游淡季客流量明显不足,制约了产业活力;蜿蜒崎岖的山路成为通达瓶颈,影响游客体验;特色农产品如猕猴桃的营销定位尚欠精准,市场潜力有待深挖……这些一手发现,为精准施策提供了扎实依据。
团队学子们并非止步于发现问题。他们将实地调研的详实数据、村民的真实诉求,与公共管理、旅游规划、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并积极对接巴南区整体发展规划蓝图。一份凝结着青年智慧,聚焦交通优化、精准营销、业态升级、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建议方案,已提交当地部门。
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云篆山之行,不仅是一次扎实的田野调查,更是公共管理学院“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学子们在跋山涉水中锤炼调查研究能力,在分析思考中深化对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治理、文旅产业运营等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在与乡土中国的深度对话中,厚植服务基层的情怀。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一院一镇街”项目合作,持续引导青年学子以专业之“笔”,饱蘸实践之“墨”,持续跟踪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在云篆山这幅美丽的画卷上,描绘出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为乡村振兴贡献可落地、见实效的“重财方案”与青春动能。
媒体链接:青春“π”队入云篆 为农文旅融合“把脉开方” (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