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人民日报】把课堂“搬”进艺术节!一场发生在校园里的“职业成人礼”

来源: 作者:发布时间:2025-11-03

在重庆财经学院第四届新媒体青年艺术节璀璨的灯光与喧闹的人潮中,真正的“明星”是那些穿梭于台前幕后的年轻身影。他们不仅是观众,更是策划者、执行者、主播、导演和销售。这场持续三天的盛会,对于他们而言,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专业综合实训”,更是一次深刻的“职业成人礼”,生动诠释了学校“入学即入行”、“课堂连市场”育人理念的千钧之力。

直播间里的“小白”逆袭

“家人们,这是我们巴南区圣灯山村的云雾香米,大家看这个米粒,饱满透亮,煮出来的米饭软糯香甜……”在足球场边特意搭建的“重财助农直播间”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四学生简好正面对镜头,流畅地进行产品推介。她面带微笑,眼神里充满了专注与激情。

为了这短短几个小时的直播,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忙碌了近一个月。从前期跟随老师深入合作乡镇实地选品,到撰写详尽的直播脚本;从反复演练产品卖点和互动话术,到设计直播间背景和灯光效果——每一个环节都是对课堂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极限考验。“《新媒体主播技巧》课上学的用户心理分析,《综艺节目主持》课上学的内容策划,全都用上了。”简好说,“但从知道到做到,这一步的跨越太大了。第一次模拟直播时,我紧张得舌头打结。但当你想到屏幕那头是真实的消费者,你肩负着帮农户推广产品的责任,那种压力瞬间转化为了动力。”

这份责任与付出收获了回报。他们负责的分直播间,在开幕式期间的两小时直播中,吸引了大量观众互动,最终整场活动总观看人次近1700,总曝光量突破30000。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销售数据和好评留言,简好真切地感受到了专业的力量与价值:“我们不是在玩过家家,我们是在用所学创造真实的价值。”

从策划案到真实的“青田市集”

与此同时,在足球场另一边,名为“青田市集”的创意集市人头攒动。这场充满生机与烟火气的市集,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夏强和他的同学们交出的一份“最生动的毕业答卷”。

“这完全就是我们《会展项目综合运营》课程的‘实战版’!”夏强和同学们说到,从最初瞄准“助农惠农”主题的市场调研与概念构思,到一寸寸测量场地、规划游客动线;从向三十余家优质农户、合作社及乡镇发出诚挚的邀请函,到与物流、搭建方反复沟通入场细节;从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到高效管理现场的志愿者团队,以及会展经济与管理二班与一班所有同学在每一节课堂上对具体策划方案制定而引起的唇枪舌战——他和团队完整地经历了一个真实会展项目从“0”到“1”的全过程。

“课堂上,我们做的策划案可能拿到高分就够了。但在这里,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比如电源接口不够,或者人流堵塞,都会立刻导致问题,直接影响参展商的体验和活动的效果。”夏强说,这个过程让他深刻理解了“责任”二字的含义,也让他课堂上学到的项目管理、服务营销等知识变得无比鲜活和具体。

用光影叙事,让文化“活”起来

除了热火朝天的市集与直播间,艺术节还充满了人文的温度。由数字媒体专业师生联合策展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展”,在教学楼二楼大厅静静迎接每一位来访者。

本次新媒体艺术作品展由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团队独立策展。他们以“光影叙事”为核心,融合投影、交互与声效等多种数字媒介,打造出一个极具感染力的沉浸式艺术空间,生动展现了文化故事与青年创意的高效融合。

展览重点呈现了两类创新作品:一是光影艺术装置,以教学楼石膏浮雕为载体,运用3D投影映射技术,呈现四季流转、破茧成蝶等动态视觉叙事,结合同步声效与灯光变化,实现“在地性”创作与艺术表达的完美结合;二是交互体验装置,借助传感器与TouchDesigner等编程工具,观众可通过肢体动作、声音发出等实时触发相应的视觉变化,在参与中完成作品的共创,极大增强了观展的代入感与趣味性。

在技术实现上,展览综合运用了3D投影、LED灯光控制、多种传感器与编程软件,确保视觉、听觉与交互反馈的精准同步,最终营造出技术与艺术交融的沉浸式观展体验。“我们想做的,不仅仅是展示商品,更是挖掘和传播商品背后的文化故事。”策展团队学生负责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张馨予表示,“通过我们的专业,让这些珍贵记忆和匠人精神被更多人‘听见’和‘看见’,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全新的认同感。”

一场全方位的“能力淬炼”

对于这群年轻人而言,艺术节是一个没有围墙的课堂,一个充满挑战的实战沙场。在这里,他们不仅锤炼了硬核的专业技能,更提升了沟通协作、项目管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他们直面市场的真实反馈,理解产业的迫切需求,从而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

一位全程参与组织工作的学生干部汪靖涵感慨道:“我们熬过夜、碰过壁、吵过架,但也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巨大喜悦。当看到我们亲手策划的活动吸引了这么多人,真正帮助到了乡镇和企业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确实不是在模拟,我们就是在真实地‘入行’。”

这场发生在校园里的“职业成人礼”,正悄然塑造着一批既有专业本领,又有社会担当,既胸怀梦想,又脚踏实地的新时代青年。

媒体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50662549-500007180493

上一条:【看巴南】喜讯!市级大赛,巴南两所院校揽获多个奖项! 下一条:【重庆日报】网评大赛165丨(漫评)“阴阳”药价需严治

关闭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401320)

电话:023-88968651 传真:023-8896865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