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殷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蓝图下,如何让沉睡的乡村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巴南区给出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答案:让网络的流量汇入田野,让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
11月4日,一场由巴南区委网信办和重庆财经学院共同发起的“党建引领·百村振兴”网络名人公益行暨校地合作活动,在东温泉镇生动上演。这不仅仅是一次宣传推广,更是一场深度融合了党建引领、校地合作、新媒体赋能与产业振兴的多元实践,当数字浪潮遇见乡土中国,为巴南区的乡村振兴篇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流量助农:从“田间地头”到“数字云端”。黄金林村,一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近年来因蓬勃发展的“花经济”与“果产业”而声名鹊起,本次活动便将镜头精准对准了这里。
在连绵成片的金丝皇菊园里,网络名人与财经学院的学子们架起直播设备,现场变成了一个天然的直播间。黄金林村的菊花种植大户刘大伯捧着一把刚采摘下来的金丝皇菊,向来访者娓娓道来:“我们这里的金丝皇菊,喝的是山泉水,晒的是自然光,清热明目效果特别好。以前我们愁销路,现在可不一样了!”他指着正在直播的学生们说,“这些娃娃们一来,用手机对着我们的菊花、加工厂一拍一讲,网上订单就跟着来了。去年通过线上渠道,我们的菊花销量增长了近三成,今年盼着能再创新高哩!”
除了金丝皇菊,十里花果长廊的爱媛橙果园也成为了焦点。来自重庆财经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大二学生敖凰译,在一位本地美食博主的指导下,正对着镜头进行一场生动的助农直播。她现场采摘、品尝,“家人们看,这就是传说中的‘可以吸的橙子’!”直播间隙,她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过去我觉得我的专业舞台就是聚光灯下的演播厅,但今天在黄金林村的果园里,我发现自己成了一座桥梁,一座连接优质农产品和万千消费者需求的桥梁。这种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真实场景,并直接带来收益的成就感,是任何一次课堂模拟都无法比拟的。”
镜头探旅:从“温泉古镇”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另一些主播正穿梭于东温泉镇的山水之间,致力于将这里的静谧之美与度假之乐,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传递给屏幕另一端的潜在游客。
他们的第一站,是位于鱼池村的精品民宿集群。“泉田云舍”与“泉清别院”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与远离尘嚣的氛围,迅速成为了镜头下的宠儿。一位专注于文旅推广的网络大V“旅行家克里斯”一边用无人机拍摄民宿全景,一边介绍:“东温泉的民宿产业已经形成了集群效应,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镜头语言,把这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方式,精准地传递给渴望短途休闲的城市人群。”
随后,队伍陆续探访了极具格调的“观·汤上”露营地、硕果累累的“五布柚”基地、充满禅意的“坐忘山”度假村落以及设施完善的“威特卡丝”温泉酒店。他们拍摄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在温泉氤氲热气中的惬意瞬间,到亲手采摘五布柚的农耕体验;从星空下的露营烧烤,到山野间的静心冥想。
校地共生:从“理论课堂”到“实践沃土”。此次活动的深远意义,远超一次性的宣传曝光。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党建引领、网信搭台、高校唱戏、乡村受益”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活动虽已暂告一段落,但其产生的涟漪效应正在持续扩散。所有拍摄的图片、视频、撰写的文案,正由参与者和网络名人们进行精细化的后期制作,并将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视频号等各大平台陆续发布。
据了解,巴南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文旅休闲、生态康养等支柱产业,据巴南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量及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在此背景下,本次公益行正是巴南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线上流量”与“线下产业”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尝试。它将本地网络名人的市场影响力与高校学子的专业创造力相结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传播合力。
对于重庆财经学院而言,东温泉镇已成为一个绝佳的“校外第二课堂”。带队老师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将新媒体运营、市场营销、播音主持等理论知识,在真实的产业场景中加以应用和验证,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真刀真枪”的教学,培养的正是未来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媒体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8HOErOJdV1G9dSnspsmcw
https://share-kbn.cqliving.com/news-detail-pages/#/graphic/graphic-page?appId=34&cid=5000629404
https://www.cqnews.net/1/detail/1435675959722860544/web/content_1435675959722860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