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校新媒体艺术学院“巴山e行”服务队走进丰盛镇社区青少年之家,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为主题的美育实践课。
本次活动聚焦国家级非遗项目绒花,旨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课堂上,服务队的队员们以生动的图文向孩子们讲述了“绒花”的历史流变与艺术魅力;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沉浸式体验,队员们巧妙地选用色彩鲜艳、易于操作的扭扭棒替代传统蚕丝,从塑形花瓣到点缀花蕊,在队员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饶有兴致地投入到“简易版”绒花地制作中,一件件童趣作品跃然掌中。为进一步深化孩子们对绒花文化的感悟,活动还特设了绘画环节,孩子们用五彩画笔勾勒出内心的绒花世界,将传统文化与奇思妙想完美融合。
此次非遗美育实践课,是“巴山e行”服务队创新美育形式、扎根社区服务的有力实践。社区的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不仅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有效提升了动手能力与艺术创造力,成功在孩子们心底播撒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巴山e行”服务队将继续深耕,将美的教育与文化传承送入更多孩子心中。
 |
新媒体艺术学院“巴山e行”服务队直播助农 |